施用雙和牌植物增長液無論采用那種方法,均應以畝為計算單位應用,此外,由于草地類型的差異和牧草種類的不同,對植物增長液的敏感度也不一致,在施用過程中要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。
1、 浸種:適用于種皮較厚的種子。如某些豆科硬實率較高的種子,在浸種前最好用溫水或開水浸泡使種皮軟化后再進行浸種,然后將浸泡好的種子,放入容器中,倒入配制好的溶液,進行浸泡,浸泡的時間要根據不同的草種而定,浸泡的時間3-48h,一般種皮薄或短命種子時間要短,禾本科種子適中,豆科或硬實率較高的種子應較長。浸好后將種子撈出,待種粒不互相粘結涼干后即可播種使用,每畝種子的植物增長液用量為30-40毫升。
2、 拌種:方法簡單、省工、省時,適用于干旱地區旱播牧草使用,因為這些地區采用浸種常受干旱、低溫等氣候因素的影響,效果不佳,施用劑量要相應加大,每畝種子的植物增長液用量一般為30-40毫升。
3、 葉面噴灑:栽培牧草、飼用作物,天然草地,適用此法,每畝植物增長液用量因種類而異,一般為30-70毫升。
以上三種方法,葉面噴施法是草地、牧草施用植物增長液的主要方法,對栽培牧草、飼草料作物、飼用灌木及各種植物被類型的天然草地均可采用。噴施的器械,可用手動噴霧器,動力噴霧器。拌種法適用于干旱地區(呼盟嶺西地區)的春旱播草地中應用較好。浸種法適用于在濕潤地區(呼盟嶺東地區)以及各地的低濕林區應用效果較好。
掌握好草地和牧草的生長適宜期適時噴施也是重要環節之一:因為噴施植物增長液的作用顯效期有一定的階段性,一般施植物增長液后7天的牧草和草地植物生長受到輕微抑制的時期,第2周到第3周是促進生長或促進某些生理活動的顯效期,從第4周開始與對照的差異日漸縮小,根據這一顯效特點,應特別注意噴施的時間,一定要掌握在牧草生長發育餓始期,如分蘗、拔節、抽穗、開花始期或豆科牧草的分枝、現蕾、開花始期等,兩次或多次噴施效果可更為顯著,一般情況下牧草與草地噴施1-3次較為適宜。
牧草及草地施用植物增長液方法、用量、時期
牧草及草地 |
方法 |
每畝用量(ml) |
加水量 (kg) |
時期 |
堿草 |
葉噴 |
40-70 |
50 |
分蘗拔節 |
披堿草 |
葉噴 |
40-70 |
50 |
分蘗拔節 |
梯堿草 |
拌種 |
30-50 |
50 |
分蘗拔節,再生草 |
蒙古冰草 |
葉噴 |
40-50 |
50 |
分蘗拔節 |
針茅草地 |
葉噴 |
40-70 |
50 |
返青生長、旺期 |
|